App爬虫篇 - 破解移动端登录,助力 Python 爬虫

目 标 场 景
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很大一部分企业抛弃了传统的网站,选择将数据、服务整合到 App 端,因此 App 端无论是爬虫还是反反爬都显得尤为重要。

常见的 App 端的爬虫方式是利用 Appium 和 Airtest 驱动手机打开应用,操作页面,然后通过元素 ID 获取元素的内容,又或者借助 mitmproxy 捕获到请求的数据,最后将数据保存下来。

​如果要完成复杂的操作,加快爬虫的效率,就必须破解 App 端的登录,获取一些关键的数据,直接模拟接口请求,达到快速高效地爬取数据的目的。

本篇文章的目的是带大家「破解 App 端的登录」这一操作。

ps:本文仅限技术交流,请勿用于其他用途。

准 备 工 作

在开始编写脚本之前,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

  • 待破解的 APK 应用,可去官网或者各大应用市场去下载,然后安装应用到手机中

  • 反编译工具,MAC OSX 推荐 Android Crack Tool 工具集,Win OS 可以使用 dex2jar 来反编译 APK 应用包

  • 源码浏览工具:jadx_gui

  • 抓包工具:Charles 或者 Fiddler

编 写 脚 本

第 1 步,确保手机配置好代理之后,就可以利用 Charles 对「获取验证码」和「登录」进行抓包操作,得到请求地址、请求参数和请求头等数据。

第 2 步,对请求参数、请求头中「没有规律的数据」寻找生成的规律,并用 Python 代码来生成这些数据。

首先,我们查看获取验证码这一请求的参数,发现除了手机号码外,参数 t 可以很容易想到是请求的时间戳,唯独参数 token 在没有其他网络请求的情况下生成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def get_unix_time(type_13):
"""
获取时间戳
:param type_13:10位、13位,是否是13位
:return:
"""
t = time.time()

if type_13:

millis = int(round(t * 1000))
else:
millis = int(t)

return millis

所以,我们大胆猜测:这个 token 是 App 端通过一定的逻辑生成的;同理,请求头中 token 也是由 App 端生成

在我们多次发起获取验证码的操作之后,我们得出一个规律:参数中的 token 保持不变,与请求时间没有关系;请求头的 token 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的也会发生变化。

我们利用 Android Crack Tool 对 APK 应用进行反编译,得到源码 Jar 包。

然后就可以使用 jadx_gui 工具打开源码 Jar 包,通过请求地址中的「关键词:login」搜索源码,就能找到请求发送的位置。

由于应用源码打包的时候混淆了代码,因此,我们需要根据上面的搜索结果去定位参数初始化位置及实现逻辑。

逐步往上追溯应用源码,可以找到按钮点击事件的监听函数。

具体实现逻辑是把用户输入的手机函数传给混淆后的函数 :b()

点击查看函数 b() 的实现逻辑,会发现方法中对手机号码进行了截取,获取当前日期时间,进行字符串的「第一次拼接」操作。

对第一部分的拼接我们用 Python 代码进行实现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def __get_param_token(self, phone_num):
"""
获取参数Token
:return: BNpK8SMDiV6jTU4DR99A9vYoN9e90yBd
"""
today = datetime.date.today()
formatted_today = today.strftime('%Y%m%d')

formatted_day = today.strftime('%m%d')

# 参数1 手机号码|完整日期6位
arg1 = phone_num + "|" + formatted_today

# 手机号码后4位+日期包含月、日
# 参数2 64230704
# 字符串转为bytes
arg2 = bytes(phone_num[7:] + formatted_day, encoding="utf8")

第一次拼接完成之后,我们发现又调用了一个函数 a(),参数为上面拼接生成的两个变量。

函数 a() 的内部使用「DES + Base64」加密算法来进行第二步的处理。

加密的操作用 Python 可以很轻松的实现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def encode(arg1, arg2):
"""
加密
:param arg1:11位手机号码|完整日期 string
:param arg2:手机后4位+日期4位 bytes
:return:
"""
des = DES.new(arg2, mode=DES.MODE_CBC, iv=bytearray([1, 2, 3, 4, 5, 6, 7, 8]))
msg = des.encrypt(pad(arg1.encode(), DES.block_size))

# 加密后的结果,bytes
encode_result = base64.b64encode(msg)

# 转为string
return str(encode_result, encoding='utf-8')

需要注意的是,b()函数的最后一行,对第二步生成的字符串进行了特殊字符的替换操作,生成 Token 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同样的处理。

通过以上三步操作,就可以生成网络请求中的参数 Token。

同样的方式,针对请求中的 Token,我们通过查询 token 关键字查询源码。

通过观察,我们发现类 e 中的 b()函数的功能就是往请求中添加请求头,继续查看函数 b() 的实现类,发现这个类也全部被混淆了。

如果你细心一点,一定会发现当前实现类的包名是 Okhttp3,我们可以从 Github 下载 Okhttp3 的源码,然后进行对比,就能很清晰的知道里面的实现逻辑了。

ps:okhttp 是 Android 使用很多一个网络请求库。

通过对比没有混淆过的代码,可以很容易的编写出生成请求头中 Token 的逻辑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def __get_head_token(self, method, url, data):
"""
获取请求头Token
分为Get和Post请求方式
:param method: 请求方式
:param url: 请求URL
:param data: Post请求中的参数
:return:
"""
today = datetime.date.today()
formatted_today = today.strftime('%Y%m%d')

if method == Method.GET:
# 请求的URL的query部分
query_content = url.split('?')[1]
else:
query_content = urlencode(data)

print('query_content:' + query_content)

# 根据反编译后的源码增加对应的逻辑
token_pro = query_content + "|" + formatted_today + '|zxw'

# MD5计算
token = md5(token_pro)

return token

至此,这一步就完成两个 Token 的生成。

第 3 步就可以利用 Python「模拟发起一个请求」,来获取手机验证码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def get_code(self, timestamp):
"""
获取验证码
:return:
"""

# 1.1 获取参数Token,与日期有关
self.param_token = self.__get_param_token(self.phone)
print("parm_token:" + self.param_token)

# 1.2 获取请求头Token,与时间有关
url = self.code_url.format(self.phone, timestamp, self.param_token)

# 获取请求头中的Token
self.head_token = self.__get_head_token(Method.GET, url, None)

print('head_token【获取验证码】:' + self.head_token)

# 2.获取手机验证码的URL
get_code_url = self.code_url.format(self.phone, timestamp, self.param_token)

# 3.修改Head中的token
HEADERS['token'] = self.head_token

print(get_code_url)

# 4.发起【获取验证码】的请求
resp = requests.get(get_code_url, headers=HEADERS)

print('==' * 60)
print(resp.text)

同理,后面的登录请求也是先通过抓包,使用上面生成的 Token 逻辑去修改请求头中 Token,然后模拟请求,就可以正常登录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def login(self, code, timestamp):
"""
登录
:return:
"""

# 修改参数
self.login_params['loginCode'] = code
self.login_params['t'] = timestamp

# 请求token
# url = self.code_url.format(self.phone, timestamp, self.param_token)
self.head_token = self.__get_head_token(Method.POST, None, self.login_params)

print('head_token【登录】:' + self.head_token)

HEADERS['token'] = self.head_token

# 登录
resp = requests.post(self.login_url, data=self.login_params, headers=HEADERS)

print(resp.text)

结 果 结 论

通过模拟获取验证码的请求,等待手机收到验证码之后,输入验证码,然后再模拟登录的请求,就可以获取登录成功后的令牌。

由于验证码是由服务器产生的,这里没法获取生成逻辑,但是针对安卓手机可以监听通知栏消息元素,拿到短信验证码进行自动填入,就不需要人工输入了。

拿到登录令牌之后,理论上 App 上页面的各类网络请求都可以利用 Python 去模拟,后面提供的源码包含了一个完整抢票的流程。

我已经将全部源码上传到公众号后台上,关注公众号「AirPython」,回复「App登录」即可获得。

扩展阅读:使用Airtest超快速开发App爬虫